犹记得刚来这项目的时候,内心还是充满一定的抱负,想努力在这个项目上学习更多以前没接触的东西,转眼来这项目也快两年了,不仅学到了,还认识到和接触到了地产甲方项目上各个部门的人。
刚来之初,甲方的办公室还是外租的,现在已经住在自家修的展示区里面了。
如今,能容纳二十几人的办公室早已没有了当初门廷若市的场面,我也算是见证历史了。
近两年的时间,我首先见证了成本招采的离职,离职造就了项目从此不设这岗位,而是通过区域公司来管理。
其次是工程部、人力行政部的离职。工程部的人员离职有人接盘,人力行政的离职反而是让工程部的资料员来代管,顺便让行政的实习小妹帮忙至今。
我在这而学到的第一个精髓就是行政部的前台招的都是实习生,当他们毕业那天,就是被裁的那天,周而复始,把人力成本控制到最低。
项目原先有运营部,后运营被调回区域也就没了运营,后面再次看到他就是在朋友圈里发的另一个地产的广告了。
紧接着是开发报建部门,不过不是离职,是被优化,地产还是高情商,裁员就裁员吧,说是优化,像极了这些楼盘打得广告一样假的很,不过比马云好,马云直接告诉大家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。不过想不懂的是项目上的开发报建部门本就只有一个人,还被优化,哪这些报建任务谁来管?还好项目总明事理,通过一定手段把他请了回来,让他把这儿的事情当做兼职帮帮忙。
如今地产行情不好,人人自危,大量地产裁员、优化,榜单真是风起云涌。
项目上离职的都是在这儿看不到希望的人,离职的都是找到好出路的人。他们能找到好的出路真的很幸运,比如项目上的出纳、会计;出纳去了凤厂、会计也去了某知名地产,还有前面说的工程部X工也去了国企。
看着他们都前往其他单位高就,想起了新华字典里面说的一样,“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;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;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: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”
是啊,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,而我们只能苦苦挣扎。
会计离职的想法其实我很早就知道了,因为我们在这项目租的房子都在附近,有时候一起回去,一起吃饭,时常聊聊地产的未来,我还参加了他的婚礼,当了伴郎,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,但是每次项目上吃饭他总是很感谢我,让我怪不好意思的。如今他离职了,我也没有一起上下班的小伙伴了。再也谈不了地产的未来了。
上面都是对内的,对外的就是营销、销管、渠道、置业顾问,这项目不知换了好几任营销总,在我印象里,我都能数出几任,我记得最大的事就是他们集团发通告整个营销部分裁员一半,我身为一名其他公司的员工,整天听到的都是裁员优化离职,可想而知我的心情和感触是多么的深刻。好在我已经习惯了,毕竟这几年见证历史的事情多了。
最近项目部被优化的人是项目上的司机,好过有赔偿,N+1,项目部的其他员工都希望被优化,因为有赔偿,是我的话,我也想要赔偿,N+1也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赔偿,刚好疫情扩散,提前回家准备过年。
在这项目快两年了,脑海时常想起曾经在一个工作场景的点滴,看见他们谈论工作上的事,开各种会议,搞各种ppt,汇报各种工作,印象最深的就是说银行回款了,激动开心的吼起来。有钱了,终于不用拖欠工程款了,指标终于达到了。
如今物是人非,会议也不常开了,人也不是当年人了。
还记得每次聚餐,他们的项目总、项目各部门的人总会叫上我,“小唐,下班一起吃饭啊”,脑海里,这句话我已经记不清有几次了。完全没有把我当做一个外人,让我深感荣幸。觉得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团队。
可惜上面的这些场面再也不常见了。就像每次吃饭的时候,他们总会自嘲吃一顿,少一顿,因为每次大型聚餐的背后不是节日就是有人离职或被裁。让我感叹,这就是地产!这就是周期!
我想离职和优化还会持续,我不知道这项目还能坚持多久,我只希望一直坚持下去,直到竣备。这个项目,缘分让我们一群陌生人交际在一起,能认识大家本就是一种幸运。希望未来的日子里,大家在各个工作岗位上,一帆风顺。也祝大家前程似锦!
最后,山高水远,江湖再见!
原文链接:山高水远,江湖再见,转载请注明来源!